中午12点,一张照片炸了。
照片里,我们熟悉的“小胖”樊振东,戴着阿森纳的围巾,站在人声鼎沸的酋长球场。
他笑得像个孩子,灿烂、纯粹,晃得人睁不开眼。
“第一次现场看英超,感受一座城市的心跳。曼城先声夺人,瞬间点燃了客队球迷;阿森纳补时绝平,让酋长球场顷刻化作活火山。”
评论区都在说:“这才是真的樊振东,笑得会发光。”
可谁能想到,这张笑脸的背后,藏着一个让人心疼的故事。
一个奥运冠军,竟是被国内某些极端粉丝,一步步“逼”到了国外。
跑路,为了喘口气
一个世界冠军,正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期,为什么巴黎奥运会一结束,就宣布暂时离开国家队,跑去德国打球?
原因,樊振东自己说过。
除了想换个环境,感受不同的乒乓球文化。
更重要的,是国内饭圈的某些歪风邪气,让他喘不过气。
有女粉丝能搞到他的房卡,直接刷开门闯进他的房间。
外出比赛,更是被骚扰式地跟拍、围堵。
这些事,让这个在赛场上神挡杀神的大魔王,私下里坦言,“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来。”
所以,这哪是“出走”,这分明是一场自救。
他需要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,安安静静地喘口气,找回一颗平常心。
这个决定不是头脑一热。
他跟刘国梁指导谈了很久,最后得到了理解和支持。
他去的地方,是德国萨尔布吕肯。
这地方对他有特殊的意义。
2016年,19岁的他就是在这里,拿下了人生第一个男子世界杯冠军,成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。
如今故地重游,身份变了,心境也彻底不同了。
那个男人把德国乒坛搅翻了
今年8月,樊振东正式开启了他的德国之旅。
但新生活,总得先挨两记闷棍。
8月31号首秀,他连输两场,对手一个是世界排名三百开外的法国小将,另一个是德国名将。
一时间,网上说什么的都有。
但他的俱乐部队友达科却异常淡定:“别急,以前的那个樊振东会回来的。”
“这里的环境和中国完全不同,球、球台、打法,都需要时间适应。”
欧洲联赛的节奏和强度,跟国内根本不是一回事。
这趟留洋,真不是来度假的,是实打实的职业挑战。
短暂的低迷过后,樊振东迅速找回了手感。
他很快就带着球队拿下了联赛两连胜,前不久的德国杯,又率队赢了球。
国内无数球迷,只能熬着夜,守在屏幕前,给远在德国的小胖加油。
他用实力告诉所有人,那个王,还在。
樊振东的到来,给平静的德国乒坛扔下了一颗炸弹。
萨尔布吕肯俱乐部前两个主场比赛的门票,秒光。
俱乐部没办法,只能紧急加盖临时看台。
运营总监说,票务销售简直是“爆发式增长”,来自全亚洲乃至整个欧洲的订票电话,都快被打爆了。
这股热潮甚至烧到了客场。
对手俱乐部的经理吐槽,差不多每两分钟,邮箱里就会多一封从世界各地发来的订票邮件。
连德国驻华大使馆都亲自下场,发文祝贺,说这不仅是竞技的里程碑,更会给整个欧洲乒坛带来新的光彩。
TTBL官网更是直白:“樊振东让整个乒乓球界都疯了。”
在足球场,他只是个大男孩
在德国,樊振东不仅在球馆里找回了自己,更在球场外,找回了久违的自由。
他是个铁杆皇马球迷,这事儿谁都知道。
巴黎奥运会,赢了球他就各种模仿足球巨星庆祝。
逆转张本智和,他学贝林厄姆张开双臂;战胜东道主小勒布伦,他学C罗霸气下压。
决赛夺金后,姆巴佩的抱胸和“维京战吼”更是燃爆全场。
现在身在欧洲,他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了。
从萨尔布吕肯到伦敦,开车也就几个小时。
之前,他跟德国老将波尔一起看过多特蒙德的比赛。
今年6月,他还去了慕尼黑安联球场看欧冠决赛,用德语发了条微博,就吸了50多万个赞。
现在,他可以像个最普通的球迷,混在人堆里。
跟着山呼海啸的助威声,为一脚好球呐喊,为一次绝平而疯狂。
在德国街头,没人会拿着房卡闯进他的房间,也没人会像影子一样跟着他。
他可以自由自在地走着,像个普通人一样活着。
这种感觉,或许才是他脸上那灿烂笑容的真正来源。
结语
看着樊振东在足球看台上,笑得那么无拘无束,我好像看到了体育最本来的样子。
那是一种从心底里冒出来的热爱,是挣脱枷锁后的自由。
更是一个28岁大男孩,最真实、最简单的快乐。
他的故事也让我们思考:
运动员,除了为国争光、争金夺银,是不是也该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生活?
当过度的关注变成了沉重的负担,我们又该怎么做,才能还给他们一片干净的天空?
樊振东在德国的故事还在继续。
这段经历,无论长短,都将是他人生里无比珍贵的一笔。
而那张在酋长球场定格的笑脸,会一直提醒我们。
体育的魅力,不只在于胜利,更在于那份纯粹的热爱和快乐。
富利证券-配资网平台-配资官网开户-网络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