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跟我一样是古建爱好者,如果你像我一样只会说“哇,好好看啊”,那么这篇很适合你(这也是我决心学习古建专业知识的动机),让我们一起跟着梁先生学古建认识古建,脱离小白变身“专业”。
说到爱好,我想说句题外话,做为一个普通人,专业可能只有二三,但爱好可以很多,比如摄影、书法、画画、游泳、跑步(喘口气)、手工、文学、历史、文物、古建……如果您非要混淆这两者之间的界限,那我只能呵呵,说一句:您说的对!
图片
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的意义,堪称奠基石,他不仅是中国建筑学科的创始人,更是唤醒民族建筑文化自觉的灵魂人物。他给了中国人一双读懂自己建筑的眼睛。
先生曾说:“建筑是社会的缩影,民族的象征。”、“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,剥去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。”
初学古建,被梁思成先生的论述深深吸引,更忍不住临摹了几张先生经典的手绘稿,边画边学,对先生总结的中国古建筑九大特征有了更深的体会。在此将学习笔记整理分享,希望能和同好一起推开这扇厚重而精妙的大门。
图片
核心骨架:木构架系统1.台基:建筑的“立足之地”。· 作用:找平地基、防潮防涝、提升建筑等级与气势(如故宫三大殿的须弥座)。·临摹体会:画台基线条时,能感受到它赋予建筑的稳定感,是“万丈高楼平地起”的基础。
图片
2. 木框架结构:古建的“骨骼”与灵魂!·核心:由柱、梁、枋、檩等木构件,通过榫卯(sǔn mǎo)连接,形成承重框架。这是中国古建筑最根本的结构体系。用木头柱子、横梁(梁枋)先搭好一个立体框架(像搭积木)。墙不承重,就是个“壳”或“屏风”,可以灵活开窗、拆改,这才是真“大力士”。
· 关键点:“墙倒屋不塌”!墙体(砖、土、木)主要起围护、分隔作用,一般不承重。这使得门窗开洞非常自由(想想那些精美的隔扇窗!)。·临摹体会:画梁架结构时,体会到这种结构的理性与智慧,柱子如林,梁枋交错,力量传递清晰可见。
3.斗供:是柱子的“弹簧帽”(关键构件)。·构成:柱子和屋顶之间,有一堆层层叠叠的木块(斗)和弯木条(拱)组合。
图片
图片
· 功能:
1) 像弹簧一样缓冲屋顶重量,保护柱子;
2) 像长手臂把屋檐撑远,挡雨遮阳;
3) 越复杂越显示房子的重要。
·装饰/等级:形式复杂多变,是判断建筑年代、等级的重要标志。越是重要建筑,斗栱层数(“踩”)越多,越华丽。
4. 大屋顶带“飞角”(独特造型):屋顶巨大,不是直斜坡!中间缓坡,两边(尤其四个角)明显翘起来(飞檐)。
作用:1) 漂亮!显轻盈;2) 雨水冲得更远,保护建筑;3) 翘角让屋里深处也能进光。
临摹体会:深感其构造之巧妙。翼角如飞鸟展翅。(诗经有云:如鸟斯革)
举折与生起: 塑造屋顶曲线的“秘技”。举折:确定屋顶纵向曲面的方法
生起:确定檐口曲线的方法
举架法式:
图片
5. 院子是“核心客厅”(院落布局):房子很少单栋孤零零。喜欢用房子、墙围成一个或几个露天院子(天井)。
作用:采光、通风、活动、连接不同房间,体现家庭规矩和亲密感。
临摹体会:临摹总平面图时,最能感受这种“围合”空间的智慧。院子是核心,建筑是边界,内外交融。
图片
6. 左右一个样(对称布局):营造“秩序”与“威严”。
重要建筑(宫殿、寺庙、大宅)整体看像照镜子,左边有啥,右边基本也有啥(沿中轴线对称)。显得庄重、平衡、有秩序。(儒家思想的体现)7. 木头爱“穿彩衣”(大胆用色):不像西方石头建筑爱用原色。中国古建(尤其皇家、寺庙)喜欢给木头梁柱、斗拱、门窗刷鲜艳颜色(红、绿、蓝、金),还画精美图案(彩画)。
作用:保护木头、超级醒目、显示等级(如皇家用黄琉璃瓦、朱红墙),强烈的装饰效果。
8. 部件像“标准积木”(标准化构件):盖房子像拼装。柱子、梁、门窗等大小尺寸有固定比例(模数制,比如宋代的“材”、清代的“斗口”)。
好处:设计快、施工快、维修换零件方便。9. 装饰“有规矩”(装饰与结构统一):装饰(雕刻、绘画)不是乱贴上去的!往往就在建筑本身的结构部件上做文章(比如在梁头雕花、在斗拱上彩绘),或者用功能性部件(如瓦当、门环)来美化。装饰和结构分不开。
图片
一句话总结:
中国古建筑 = 高台基 + 木框架(墙不承重) + 斗拱(弹簧+撑伞) + 大飞檐屋顶 + 核心院子 + 左右对称 + 色彩大胆 + 标准件组装 + 结构上搞装饰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临摹梁先生的手绘稿,绝不仅仅是复制线条。每一笔下去,都在解构那座建筑,你会更真切地理解斗栱的咬合逻辑、梁架的承重关系、屋顶曲线的生成、以及院落空间的起承转合,和中国建筑的法式之妙。
附上看书摘抄、临摹笔记原图:
参考书目:《古拙》——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富利证券-配资网平台-配资官网开户-网络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