歼-10CE,最近的经历有点“分裂”。一边是战场上的高光时刻,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,生产线排到了2030年。另一边,它在一些关键市场却连门都敲不开,甚至遭遇了不小的挫折。
比如在南美,面对巴西这个潜在买家,歼-10CE的谈判最终陷入僵局,连中方提出的免费试用机也被婉拒。这架单价只有“阵风”三分之一的战机,为何在某些地方炙手可热,在另一些地方却如此“碰壁”?答案并不单纯在性能本身。
打出来的名气
今年五月,克什米尔上空的一场空战,无疑是歼-10CE最好的活广告。巴基斯坦空军的歼-10CE,面对印度的苏-30MKI和“阵风”战机,打出了6:0的惊人战绩。其中,霹雳-15E空空导弹,凭借160公里的实战射程,让对手措手不及。
这场胜利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迅速引发了国际军贸市场的连锁反应。巴基斯坦方面不仅对歼-10CE赞不绝口,还很快追加了50架订单,摆明了要将其空军打造成这款战机的“活广告”。
订单的爆发式增长几乎是从今年二月就开始的。据称,目前歼-10CE的总订单量已经突破了300架,工厂的生产线都得排到2030年才能消化。
这股“歼-10CE热”蔓延到了很多地方。哥伦比亚总统访华期间,就敲定了24架的采购意向。缅甸和苏丹也分别确认了12架和18架的订单。
甚至,连面对西方严厉制裁的伊朗,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,提出了采购100架的意向,并表示愿意用石油通过人民币结算,这无疑是对中国军工的极大认可。
产品力的支撑自然是关键。升级后的“204号”黄皮机,装上了氮化镓雷达,探测距离达到250公里。它还覆盖了隐身涂料,雷达反射面积降到0.8平方米,达到了半隐身水平。
11个武器挂架,以及推力16吨的国产太行WS-10G发动机,都让歼-10CE的作战能力更上一层楼。而中国在军售中坚持的“不干涉内政”原则,以及“大米换飞机”、“石油换飞机”这类灵活支付方式,也为不少财政吃紧的国家提供了实在的便利。
“看不见”的规矩
然而,战场上的辉煌胜利,并不意味着能在全球军贸市场畅通无阻。巴西的案例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尽管巴西军方对歼-10CE的性价比心知肚明,但政府最终还是婉拒了中方的采购乃至免费试用提议。
巴西的选择并非出于战机性能的考量,而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和体系原因。巴西毕竟是南美大国,也是美国的传统盟友。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对“自家后院”的战略布局异常敏感。
此前,中方曾提出,若巴西采购歼-10CE,可以考虑投资并使用巴西的阿尔坎塔拉战略发射中心。这座发射中心距赤道仅220公里,火箭发射能节省30%的燃料,战略意义不言而喻。
但对于美国而言,让中国染指这处战略要地,无疑是对其在南美主导地位的直接挑战。巴西政府显然掂量过这笔政治账,认为挑战美国的代价实在太大,最终选择了放弃。
这种“体系依赖”的困境,不止巴西一家面临。之前泰国空军在考察歼-10CE后,最终选择了瑞典的“鹰狮”。原因很简单,泰国空军的整个后勤、维护和数据链系统都深度“西化”了。
更换中国战机,意味着要耗费巨资重建一套全新的作战体系,对多数国家来说,这笔成本远超飞机本身。在中东,沙特和阿联酋虽然对歼-10CE的性价比心动,但其境内有5万美军和60多个军事基地,让他们在采购决策上不敢轻易“越轨”。
埃及,两个故事
在所有潜在买家中,埃及的情况尤其值得玩味。它就像一面镜子,折射出两种军贸逻辑的激烈碰撞。关于埃及的战机采购,市场上曾流传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故事,听起来就像两段“罗生门”。
故事A是这样说的:埃及原本想采购上百架战机替换老旧型号,歼-10CE一度是热门选项。但最终,韩国的FA-50被曝“撬走”了订单,首批36架。
理由也很充分:FA-50有70%的零部件与美制F-16通用,这意味着更低的后勤成本和维护便利。同时,韩国承诺技术转让,并允许埃及挂载美制AIM-120导弹,这些条件对军费紧张、空军体系西化的埃及来说,确实诱惑不小。
然而,故事B却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。今年二月,有消息称埃及最终与中国签署了40架歼-10CE的采购合同。更重要的是,埃及还打包引进了配套的预警机和防空导弹系统。
这意味着,埃及正一步步将自己的空军体系与中方融合,开始摆脱对西方体系的完全依赖。
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为何会并存?它反映了埃及在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拉扯。一方面,埃及空军的装备体系过于混杂,美、法、俄制战机并存,而且美方出售的F-16等战机性能常常被“阉割”,无法发挥最大战力。埃及急切需要一款不受限制、性能优异、价格公道的战机,来提升独立作战能力。
另一方面,埃及又很难彻底摆脱西方体系的束缚,美国的“长臂管辖”和在中东地区的强大影响力也使其投鼠忌器。如果最终是故事B成为现实,那便意味着在埃及这个关键国家,“性能自主”的吸引力,最终压过了“体系兼容”的惯性,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。
笔者以为
歼-10CE的“分裂”人生,清晰地展示了中国高端装备走向国际市场的复杂性。仅仅凭借战场上的胜利,还不足以彻底打开所有大门。真正的挑战在于,它所对抗的不仅仅是某个型号的战机,而是西方主导、深耕多年的整个军售体系。
这个旧体系不仅包括飞机本身,更涵盖了复杂的后勤、维护、数据链、人员培训乃至整套作战理念。它是一个庞大的、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。
为此,中国军售策略正在悄然升级。它不再满足于单纯出售性价比高的“单品”,而是致力于提供一整套自主可控的“中式作战生态系统”。埃及采购歼-10CE时打包防空系统,巴基斯坦在采购歼-10CE后积极推动预警机、无人机等合作,都指向了构建一套独立的作战体系。
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计算“体系自主”的长期价值,并意识到仅仅依赖西方可能面临性能限制和政治干预时,中国军工的真正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。战场上的胜利,只是打开市场裂缝的起点,而体系的胜利,才是中国军售在全球站稳脚跟的终点。
富利证券-配资网平台-配资官网开户-网络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